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号召,落实学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5月7日,beat365官方网站组织2020级本科生前往山东临沂开展红色实践研学,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学习环境,完善“学、研、传、践”全过程人才培养环节,引导学生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做到学思践悟相结合,在实践中长真本事、练真本领。
实践研学首日,同学们先后前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展示着孟良崮战役的珍贵历史资料。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是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结果,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青山突围是1941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反击数万日军“铁壁合围”大扫荡中的一次空前壮烈的战斗,保存了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大批有生力量。纪念馆以大青山胜利突围战为主线,通过多种展示手段,全面展示了山东军民在大青山突围中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展示了英烈人物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探访革命遗址,汲取奋进力量。行走在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上,同学们真实感受到了革命战争的艰辛与残酷,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山大青马学子将怀揣最崇高的敬意,从无数革命先辈的宝贵精神中,将汲取奋发有为的力量!
学习感悟
今天是5月7日,是我的21岁生日,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前往临沂,开起了研学第一天的旅途。上午我们来到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看着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符号,触摸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混杂着194700颗子弹的建筑外墙,冰冷的触感让我意识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进入展馆,聆听讲解员的解说,许多或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为了国家的解放和民族的复兴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泪水乃至生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钢枪交到了我们的手上,如何不负时代、不负国家、不负人民,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下午我们来到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老实说,在来到纪念馆之前,我对这场战役并不太了解,但听完讲解员的讲解后,我才深深的体会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在抗日战争中,不仅有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这样的大战役,有彭德怀、刘伯承这样的大英雄,更多的是无名的战斗,无名的战士,无名的百姓,只要人在,沂蒙精神就在,中国的未来就在。一天的研学结束了,但我们的任务和征程还在路上...
——李修源
我们来到费县大青山根据地,聆听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根据地的革命精神使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我感悟到,英雄无论是无名还是有名,都是值得我们尊敬与感激的伟大的人,一些无名烈士之所以无名,并不是因为功绩不值得赞颂,而是因为尚未享受美好年华就奉献出了生命。这样的人,怎能因为姓名和功绩没有被记录下来而被后人遗忘或忽视呢?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我们应当将大青山革命根据地革命精神真正用于指导实践,真正做到细化、量化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之中,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将精神鼓舞转化实实在在的行动。
——李东阳
19.47米高的两座状如红色三角形战旗的纪念馆,嵌满馆身的194700枚弹壳,是这场红色之旅开场给予我的最初震撼。站在密密麻麻的弹壳面前,枪林弹雨的气息仿佛跨越几十年的历史烟尘扑面而来。而步入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旧物,又被时间洗去了炮火连天的喧嚣,无声诉说着英雄的奋不顾身,视死如归,展示着军民的鱼水情深,生死与共。午后乘车至大青山。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如其名字,坐落于苍翠的青山之间。站立于青山之前,“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声音在脑海中激荡。而这里安静而广阔,硝烟不再,烈士长眠。感怀英雄烈士牺牲壮志,更觉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责任重大。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继承先烈遗志,用青春与奋斗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杨振
穿行山岭,步入一座商贸大城,今天的行迹略过大青山突围战役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感受到时光在场馆中交错,但贯穿其中的,是军民、党群之间命运相牵血脉相连的沂蒙精神。民国时代,临沂地区的丘陵地带水土流失严重,偏又人少地多,百姓生活赤贫,自清末以降,常有盗匪作乱,滋扰地方。但在中国共产党开辟抗日根据地以来,群众旧日的贫苦一变为衷心奉献的例证,过去的落后混乱成为新时代社会进步的景框。群山葱茏,旧名“大青山”泯然众山之间,这是山峦上石砌拦土墙挡下的绿色,是一代代临沂干部群众奋斗的硕果;城建出彩,沂水环绕的美景讶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的证言,是告慰先烈的成绩。我游学第一天,期待进一步学习。
——宋第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