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6年会在江南大学举行。副院长徐艳玲教授作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参会,并作了《KAP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发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发表主旨讲话,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提出四点意见:一是深学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四是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的教学保障。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教指委委员与会,围绕“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会议主题展开研讨。
徐艳玲教授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经历和感悟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其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KAP模式”:即“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其核心价值诉求是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理想火种,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价值追求“步步高”的目标,使马克思主义从“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徐艳玲教授认为,所谓“知识”,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知识”是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保持一种必要张力的“知识”,是大学生在当下和未来职场上能够使用和消费的“知识”,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谓“方法”,即是首先使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社会、观察世界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其次是把马克思主义既当作“显微镜”也当作“望远镜”,最后是把马克思主义方法当作大学生的“看家本领”;所谓“境界”,即是在教学中增加马克思的人格境界、马克思主义真谛和共产党人精神的教育,加大情感投入,在凸显思政课“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的同时,也凸显“以情育人”的情感力量。徐艳玲教授结合山东大学的教改实践强调,在“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的教改实践中,人生境界的开拓应该是一条红线贯穿教改始终。“知识”、“方法”和“境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而是说“知识”只是“方法”和“境界”的载体,也不是说“方法”不重要,“方法”只能在“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中习得,而“知识”和“方法”都是统摄于“境界”的,这是真正的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艳玲教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
近年来,山东大学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工作。为加强山东大学全国重点beat365官方网站的建设力度,制定了《beat365官方网站的实施方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提高育人质量持续发力。徐艳玲教授主持的“知识—方法—境界”的教改实践探索曾入选2014、2015年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并在2016年10月9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2016年第四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上,应邀作了经验介绍,其主打产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识·方法·境界”三位一体教学设计和副产品“经典背后的故事”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beat365官方网站将以本次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年会为契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方面做出持续探索。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上,把它有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之中,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