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长 徐艳玲
编者按:7月26日至27日,党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理响中国》推出专栏,邀请权威专家做客演播室,就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进行解读。
齐鲁网8月2日讯 (记者 彭飞 冀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深入阐述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巨变,深刻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为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理响中国》推出系列解读体会文章,本期邀请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长徐艳玲围绕“理论创新”等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理响中国: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徐艳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命题有几个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的”、以及“主题”,有什么深层意蕴?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是一个时间定位,这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奠基、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框架之内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把这篇大文章继续做下去。
其次,为什么说是“全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由两个核心词和关键词组成,一个是“中国特色”,一个是“社会主义”。这个词在西方是没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话语体系和术语。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能够准确、集中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的本质。
第三,为什么称之为“主题”呢?起码包括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从邓小平同志就开始了,他提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后来,江泽民同志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些都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新的认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制度。这“四个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种表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或者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的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形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因为它已经有了四个比较显著的表现形态。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阶段性”这个特征。在这次讲话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新起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一个新的判断。因此,我们要把握新起点、新阶段的新特征。有新的特征,就有新的使命、新的任务、新的部署。了解我国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历史方位之后,就要考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此,邓小平同志认为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开放,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重要的动力。目前我们到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对外开放也上了新的台阶。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核心的内容。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很多内容,包括一国两制,外交战略,党的建设等等。同时,还包括“五位一体”的建设,等。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需要进一步概括和提炼。对这些所有的成果的综合和最高的凝练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凝练为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理响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请您介绍一下,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徐艳玲:谈到重视理论的作用,首先要说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来自于实践,又反过来推动实践的发展,并在实践当中不断接受检验。同时,在实践的过程,经过对理论进行反思之后,又会进一步升华理论,形成新的理论形态,并指导新的实践。比如说,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现在我们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如果要重视理论的作用,首先要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在实践当中,不断从经验的层面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或者说规律的层面。当上升到规律层面的时候,就能够洞察历史风云,也能够预测未来,揭示未来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讲,理论不仅具有对现实、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且可以预测未来。因而,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就能进一步地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同时,在实践推进的过程当中可能会经常遇到理论问题的纠缠。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指导理论,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有的人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教条主义版本的马克思主义,有的人把它当成解构主义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正本清源。
重视理论的作用,要更加重视科学的理论、正确的理论,重视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和对实践的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如果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能够掌握群众,就能转变成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可以把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的深层的价值意义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的精神动能。
理响中国:您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徐艳玲:“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理论到底从何处来?它从时代特征中来,从本国实际中来,这揭示了理论创新的两个很重要的维度——时代化和本国化(有时候称之为民族化),这是很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三化”,前两个就是中国化、时代化这两个维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民族化发展的历史。如果离开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实际,创新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把理论的发展从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割裂开来也是没有出路的。
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在这一方面有很深的感悟。有的人不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是教条式地照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言论。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当中,特别谈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和“三失”现象,其中有“一化”是标签化。我认为标签化就是“神化”和“简化”。“神化”即言必称马列,把马克思主义个别的词句,当作不可逾越的真理,教条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简化”即用简单的马克思主义词句裁减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我认为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实际和时代出发,不叫理论创新。当然还有一些认识迷雾,比如,有的人把独撰的新名词理解成理论创新,还有的人把西方国家的一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观点完全照搬到中国,还有一些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没有经过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当作理论创新,这些都不是理论创新。有的人打着“理论创新”的旗号,做一些食古不化、食洋不化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给我们很重要的启发,要求我们的理论创新从新的时代特点出发,从本国实际出发,去进行理论创新,这样理论创新才有出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理论工作者如何进行理论创新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以时代为母,以实践为源,大胆开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第二,理论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理论创新要落实到实践创新上,落实到解决现实问题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最后真正地解决问题。理论创新不是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第三,对一些妨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观念要进行清理。所以理论工作者在理论创新上,有一个正本清源的任务。
第四,要建构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机制。比如说,理论创新的生成机制,理论创新的动力机制,理论创新的激励机制,理论创新的保障机制等等。
歌德在《浮士德》中让靡菲斯特斐勒司告诉世人,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列宁引用说,“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在我看来这句话只揭示了一半的真理,如果一种理论能够与时代前行,能在直面现实中与时代不断前进,在解决问题中前进,那么这种理论应该是青色的或者绿色的。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如果能与时代同步,能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那么我们就能从四季常青的生活之树上,采撷鲜嫩的新叶,采撷新鲜的花朵,酿成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生活。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也需要在理论创新中不断前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永远灿烂,完成历史和时代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响中国:请您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谈一下,当今中国为什么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徐艳玲:为什么在新的实践中,要不断作出新的概括,不断拓展新的视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出发,只有永恒的实践,没有永恒的理论。因为实践是永无止境的,所以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下面我从国内和国际这两个语境展开。
从国内角度来看,现在我们强调要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推进的需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得不错,但是总结得还不够。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做了许多我们原来想做没有做好的事情,我们过去想解决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有一定的凝练,但是我们的视野还不宽,凝练还不到位。所以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第二,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所以理论创新也要不断向前推进,归根到底,这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所决定。
从国际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当中特别谈到,我们在国际话语系统中,有一种传不开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理论上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是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或者是重树中国形象的需要。
我参加国际会议时,发现有很多外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误读的,西方一些学者可能觉得中国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误读。从这个角度来讲,西方学者对中国还不是很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不是很理解。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强调,“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或者说在国际的传播力。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相对来讲还不是很匹配,或者说我国的硬实力很硬,但是软实力相对比较软,在国际话语当中,我们还不是很强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新的实践当中,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是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为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一些新的概念,提出一些新的范畴,这样对重树中国形象,对营造中国更好的外部环境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嘉宾简介:
徐艳玲,女,1966年10月出生,山东莱阳人。1989年山东大学科社系本科毕业,1992—1997年在山东大学政治学院硕、博连读,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9年被破格评为教授,200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为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度影响力人物”入选者,山东省首届“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学术带头人”入选者,山东省首届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徐艳玲工作室”主持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曾以高级研究学者身份赴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进行访学和学术考察,利用各种国际讲坛传播中华文化。
采访链接:http://theory.iqilu.com/jiedu/2017/0802/36398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