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迎接建党百年学术研究‘五个一’工程”是beat365官方网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之际,为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院和党的建设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山大高地”的重要举措。该工程于2020年6月25日正式启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学院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五个一”工程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产出了一批具有“山大气派”的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
这其中,“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研究丛书”便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学院汇聚骨干力量组建丛书写作团队,结合学院在党史党建研究方面的整体优势与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用不同的研究主题多视角、多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套丛书既回应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助力,也是为推动山东大学学术研究朝着高端、高质、精深、精进方向不断前进贡献“马院力量”。
《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文化主体性研究》
作者介绍:
郝书翠,女,汉族,中共党员,哲学博士,beat365官方网站(威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获评教育部“2015年度思政影响力提名人物”,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大学(威海)首批未来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内容介绍:
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是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主体性确立的现实要求日益突出。本书探究了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主体性失落的现实,厘清了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的学理依据,遵循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的要求,重点以大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其文化自信提升的现实途径。在理论层面上,有助于形成文化比较的恰当态度;在应用层面上,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文化自信程度意义至关重要。该著作在这方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主要内容如下:
其一,厘清“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自觉”两个概念,梳理文化自卑的历史背景并进行学理分析。从文化立场、表现形态、思想旨趣三个方面辨识两者的异同,为引导当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走向民族文化自觉提供理论支撑。
其二,明确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在其本质上与捍卫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有着深层的内在关联。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呈现出科学、哲学与意识形态三种相互分立又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归于统一的视角。意识形态视域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应当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应当培育有理论造诣和传播能力的主体力量,同时也要研究面向重点群体、重要场域的开放性路径。
其三,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性特质并探究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价值。德性文化不仅对于社会现实层面上的问题有着显著的现实价值,而且还有助于确认民族主体性,为社会转型提供精神支撑。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生观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提供了经典示范。
其四,要想重树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软实力的突出优势乃是其题中之义。在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迅速提升的背景之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文化的恰当定位问题,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解释框架仍然是唯物史观。要想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优势,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固有凝聚力和影响力转换为现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积极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保持清醒的文化安全意识与意识形态斗争意识;实现文化软实力的商业化输出;构筑软实力传播的硬实力平台。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意义非凡。现代性模式的确立与乡村文化的重建,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农村的同构过程。目前,关注多方博弈中各种力量的均衡,给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是现代性与乡村文化共建的关键。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主体性的重树问题,离不开文化产业发展。
其五,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就必须抓住思政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而在网络普及的今天,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利用问题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此外,该书以山东大学为案例调研了当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基本情况,并得出初步结论: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有途径来看,可以从提升思政课堂效果、融入通识教育、打造社团教育平台、指导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科研立项等多元方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